受到当代“鬼画符”、“丑书”影响,大家创作草书之时,抛弃传统古法,提笔乱写一气,线条凌乱不堪,乍一看这类作品,确有几分草书的奔放气势,可仔细观察,它与“外狂内雅”的古代名帖相差甚远。
草书并非把字写的“草”,它跟其他书体一样,具备笔法规范、标准势态等要求。后世统称草书规则为“草法”,只要充分把握“草法”,线条才不会有飞浮一类的问题,每个字坚实有序。
若想学习纯正“草法”,临摹晋唐法帖乃最佳选择,尤其是王羲之的草书,笔画婉转灵巧、遒劲浑实,每一笔标准有序,字字备尽“草法”,尽得萧散风韵。
可惜王羲之的传世法帖,大多是写给友人的信件,篇幅较小,不利于系统掌握古人技法,幸好初唐时期,因唐太宗痴迷“王书”,他派人编撰《十七帖》。
主要参考公元247~361年,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29封信,耗费数十年,选出卷中最标准的1166个草字,以绞转笔法写就,多用侧锋,尽显绰约多变的灵动感,运笔缓急自如、收放得当,气象儒和清雅,通篇超逸如神。
之后和谐安排全篇布局,每一个字进行详细比对,保证上下两字的笔势,能连贯一体,同时进行错落有致的起伏变化,形成传神写照的生动感,好似王羲之亲笔书写,尽显艺术自然的本真之美。
《十七帖》曾是唐太宗挚爱,为了能流传千古,编撰之后被刻入石碑,墨迹原稿早已失传,目前仅有拓本传世,其中最精善的拓本,就是藏于开封博物馆的唐刻“冯铨本”。
此版本没有拼接和裁剪,全卷完整通畅,字迹极为清晰完整,书法界见过的人偏少,市面尚未广泛流传,我们拿目前盛传的上野本、缺十七行本与之对比。
可以发现同一行字,缺十七行本的字迹漫漶严重,最下方字体缺失,而上野本边缘早已被磨损,缺乏细节处理,运笔顿挫、着力轻重等变化,全都荡然无存。
再看“冯铨本”字口清晰无比,笔丝的颗粒感也鲜明易察,而且卷末附带唐太宗大草“敕”字,以及小楷“付直弘文馆,臣解无畏勒充馆本,臣褚遂良校无失”,还有诸多名家题跋,讲述此版本的精妙之处,以及流传过程。
充分证明“冯铨本”的真实性,1990年7月,国家文物局将这一版本,列为国家“一级重宝”,时常临摹此作,可以学到正确且完备的“草法”,夯实基本功,感受魏晋风韵。